宜宾:打造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 迈向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
拥有4000多年酿酒史的宜宾,是“长江首城·中国酒都”,地处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这座满城飘着酒香的古城,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诗圣杜甫在此写下“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诗篇,南宋文豪黄庭坚留下过“姚子雪曲,杯色争玉”的赞美。如今,古代文人笔下的美酒,今天已发展成一个享誉世界的庞大产业。
2020年,宜宾白酒产业以不足全国同行业1/10的产量,支撑了全国近1/4的市场份额和近1/5的利润总额;以不足全省同行业1/5的产量,支撑了全省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近3/5的利润总额。
“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宜宾白酒产业如何开启新征程?宜宾市提出打造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加速构建以五粮液产业园区为核心区域,以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长宁县等为多点的“一核多点、强链成圈”新格局,到2025年,白酒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突破2000亿元、600亿元,产量突破100万千升,为四川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贡献宜宾产区力量。
长江起点崛起千亿产区
营收、利润持续“双位数”增长
四川盆地仿佛一个天然的“酒窖”。宜宾,位于盆地的南部,刚好处于“酒窖”的底部,极其适合酿好酒。
千百年来,地处长江“零公里”处的宜宾开创性地总结出五粮浓香酿酒工艺。以极致匠心酿极致好酒,让宜宾产区的美酒,飘香中国。
如今,宜宾已形成了以中国白酒龙头企业和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五粮液集团为引领,四川酒茶集团、宜宾酒公司、高洲酒业、叙府酒业、永乐古窖酒业、六尺巷酒业、金喜来酒业、国美酒业、竹海酒业、长兴酒业、恒生福酒业、今良造酒业、李庄酒厂、安宁烧酒厂等一批知名白酒企业集聚的千亿白酒产区。
当前,白酒行业呈现出向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宜宾市抓住消费升级机遇,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1—10月,全市实现白酒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290亿元,同比增长22.7%。今年前三季度,五粮液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17%;利税376亿元,同比增长20%,各项主要数据指标均保持高位增长,位居行业前列。
五粮液领军迈向世界500强
宜酒争艳共同擦亮“产区”名片
一枝独秀蜀山水,千种佳酿总宜宾。千年酒都,名酒荟萃,如今高擎“产区”旗帜,正迈步从头越,谱就新华章。
五粮液,川酒“六朵金花”之一。作为民族品牌的典型代表和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从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再到1909年因“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正式得名,已传承逾千年。
650余年从未间断酿造的明初古窖池,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繁复而严苛的酿造技艺,成就了“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极致品质与稀缺价值;天地五谷精华与匠心匠艺传承的完美融合,缔造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薪火相传的“守正”与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创新”紧密结合,持续诠释了“天地精华、民族精神、世界精彩”的品牌内涵。
“十四五”期间,五粮液提出争创世界500强,建设绿色、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目前,公司大力实施“做强主业、做优多元、做大平台”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补短板、拉长板,升级新动能”工作方针,白酒主业已连续23个季度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同时,五粮液抢抓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投资超百亿元,加快建设一大批既利当前又奠基长远的重大项目,增强储存能力、提升智能化装备水平和扩大酿酒产能,率先打造“零碳酒企”,引领宜宾白酒产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优质浓香白酒主产区。
四川酒茶集团按照宜宾市委、市政府“做强、做优、做大酒产业、茶产业,着力构建一体多级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平台优势,通过实施并购,整合宜宾优质酒资源;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树立宜宾酒产区品牌,打造产品品牌和公司品牌。
四川酒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松柏表示,从去年开始,公司已对7户白酒规上企业进行了投资并购的尽职调查,年内有望对1至2家企业完成并购。未来,还将投入6亿元对宜宾优质白酒进行收储,化解白酒企业的资金困难,储备未来进行品牌打造的优质白酒资源。同时,围绕宜宾白酒企业,在包装、设计、检验检测方面进行投入,弥补宜宾白酒产业发展的短板。